首页 > 对联知识正文

对联与古代民间风俗

 2022-11-12  阅读 0

春联是对联家族中的一个门类,而春联由古代的"桃符"直接演化而来。桃符就是挂在门两旁的两块桃木板,上面画有驱邪的"门?r",如"?r荼"郁垒"二神的画像,以锒灾祈福。
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树,其下有荼、郁垒二神,主管杏看万鬼,遇到为祸作祟之鬼,就用芦苇绳索捆起来喂老虎,于是黄帝作礼驱鬼,立大桃人,画荼、郁垒之像与虎形于门户,并悬苇绳以御凶魅。这一传说见于东汉王充《论衡,订鬼》和应劭《风俗通义》等书中,所以民间在元旦用桃木板画上这两个神像,挂在门两侧,以驱鬼避邪,这就是古代"桃符"。
从汉代起桃符的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而继续在桃符上保持绘制图像的传统习惯,所绘图像除"神荼""郁垒"之外又逐步增加新的内容。如唐太宗时,秦叔宝、尉迟敬德成为门神。虽经后世的不断发展演化,贴门神像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桃符演变的另一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内容上由画神像逐步变为书写"祈福禳灾""逢凶化吉"之语,进而发展为题写含有对偶句的“桃符诗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淮南子,诠言训注》中说:
“今人以桃梗径寸许,场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之辞,岁日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这种民俗流传十分久远,至宋代陈兀靓《岁时广记》卷五引《皇朝岁时杂记》记述了宋代桃符的变化情况:"桃符之制,以桃木板长二 、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神荼,右郁垒,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1991年第4期《文史知识》曾发表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撰写的《我国最早的楹联》一文,作者在现存英国的《敦煌遗书》斯坦因第0610卷的背面发现抄录有以下文字: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口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口百殃。
宝鸡能僻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口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初升。
口口故往,遂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口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理。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

这段文字前后均无题记,其正面为《启颜录》的抄本,尾题:开元十一年捌月五曰写了,刘丘子投二舅:"证明抄写时间为公元723 年。从时间上看,"岁日" ,"立春日"正是我国传统习俗上写祈福禳灾之辞的时候。从张贴地点来看,文字中已指出:"立春口户上,富贵子孙昌。',^门神护卫,厉鬼藏埋。书门左右,吾傥康哉!',肯定是书写并悬之于门之左右。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判定,这几段文字就是在"岁日""立春日"书于桃符的"祈福禳灾之辞"的真实文本。从内容和写法看,这几段文字和唐代流行的又在敦煌写本中大量出现的某些骈体应用文范本极为相似,形式上也近于四言诗和五言律诗,《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将之归人"类书"一类。从此可看出在唐玄宗年代,民间在春节期间广泛流行着书写悬挂"祈福禳灾之辞"的民俗, 而且文字还以对偶句居多。随着这种非诗非骈文的文字的继续演化,当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文字跃上桃符板,就标志着对联的产生。
桃符门神一祈福禳灾之辞一春联,这是对联起源、产生的基本脉络之一。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4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对联简史,对联知识,对联的由来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