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评综述:古代诗人写暮春(季春)作品浩如烟海,可能是暮春易引人伤感,是谓伤春,由春之暮而引起思之愁,当然大量的还是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活动。如南朝诗人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唐朝诗人张何《织鸟》:“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唐代诗人严维《状江南季春》:“江南季春天,莼叶细如弦。”最典型的是南宋诗人曹豳(bīn)《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而写暮春和和季春最多的非乾隆皇帝莫属,大约有二百多首。其中不少为工作诗,关注全国各地的农业及气象状况。如写直𨽻总督袁守侗奏报“果奏季春十一二,均沾各属亩南东。”写山东巡抚长麟续报得雨诗:“季春之朔蒙恩霈,各属以时冀泽覃。”写河南巡抚梁肯堂奏诗:“季春廿日被廿雨,此后未闻渥泽音。”可见暮春不但是气候转换的关键节点,是令人伤感的撩人时节,还是关乎农业收成的重要时段。
学习古人如何写暮春诗,对于我们写好《暮春》征联有启迪、借鉴作用。此次征联的二百多作品中,不乏有新意,有文采的优秀联作,但总感到选材狭窄,思路受限,跳不出自然描摹的窠臼,如多用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布谷催春,绿肥红瘦等物象和意象,大量作品停留在对暮春景色的白描上,未能提炼为有意境的联语,影响了作品的质量。在此次征联中表现为:
1、偏离主题,非写暮春,写成春天的通用联了。
2、物象混乱,写入了与主题无关的不符合暮春季节的事物或气候特征。
3、堆砌词语,互相之间条理不清晰,逻辑不清。即句隔意隔。
4、情感不足,读来轻描淡写,未融入自己的感情,因而欠生动。
时令联难写,因为比较宽泛,时空范围大,难以选取剪裁,同时前人已用过大量词语,要么沿习,难脱窠臼,要么摒弃,难以创新。相信研究深入一些,定能写出丰富多彩又意境高远的作品来。
优秀9副
1.年广林黑龙江巴彦
正逢国色群华艳;
待赏长春四季香。
简评:此次征联短联较多,但出类拔萃的少,此七字联比较有特色。言简意赅,意在联外,颇耐咀嚼,余味绵长。短联写大空间,好在能选取典型,以一当十。暮春季节,“人间四月芳菲尽”,而牡丹竞相开放,在绿肥红瘦的季节里把美丽带给人间。刘禹锡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作者惜字如金,而让人眼前一亮,憧憬未来,下联水到渠成,春天虽然过去,但我们心中永远有春天,每一季的芬香都值得期待。全联仅以牡丹一物,给予暮春以美好的点赞。
2.路辉河南三门峡
柳絮才飞,桐花尽去,落一湖蝌蚪戏波,蜻蜓点水;
风吹稻梦,雨打荷愁,期两岸竹荫欲碧,榴焰正红。
简评:此联写得有诗情画意,每句均选了符合特定情景,表达情感的物象,有已去的,有当下的,也有将至的,各种物象一以贯之,此起彼伏,内在联系紧密,将本应寂寞的时光写得热闹非凡,给我们带来的是有梦无愁,充满希望的美好春天。作者驾驭写作技巧也见功夫,自对流畅自然,领字选择精心,动词情感丰富,特别是下结,给人以美好期待,余味浓浓。
3.石安辉河南三门峡
沾衣欲湿,吹面不寒,醉舍竹枝划酒拳,倚楼碧树飞花令;
江鸭先知,河豚正上,畅怀玄羽乐巢燕,得意村塘鼓瑟蛙。
简评:以景起句,点明暮春时节。首二句写得含蓄蕴情,欲湿而未湿,不寒而觉寒,人对暮春之感。江鸭先知已知,河豚正上还上,物对暮春之感,写来颇为生动,也为后续联意开路。上联末二句翻古意而出新,前句有杜工部“隔篱呼取尽余杯”(背景为“皆春水”)意,后句有王右军修禊之意(背景为暮春之初)。如此美景良辰,看山山笑,看水水欢,“畅怀”“得意”二词用得大好,岂止燕与蛙,正天下英雄均如使君与操耳。是为好联。
4.吴岱宝陕西宝鸡
风雨几番春渐老,任好花开尽,芳草见深,人事不随春事了;
笙簧合奏韵犹欢,听莺啭鹃枝,燕惊蝶梦,况味更比韵味长。
简评:任凭春意老,且听雅韵欢,作者以积极态度,满腔热情,讴歌美好的春天,尽管春已尽,偏宜情未了,何妨听大自然交响曲。上结“不随”,下结“更比”,赋予联作以积极意义。人事,指人世间的事;况味,指境况和情味。作者始终把把联作的着眼点放在人的思想感情上,因而亮点纷呈。
5.赵惠斌新疆乌鲁木齐
桃月最传情,休说那落红飞絮,诗常念远,词必伤春,古来兴象今应改;
莺时宜写意,喜看这蝶舞燕归,陌上翠茵,枝头青杏,此际生机人独怜。
简评:桃月即农历三月,是为暮春。莺时,春光明媚之时,唐·骆宾王诗:“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最”字定调,“宜”字醉心,带领全联尽情演绎,一反古人伤春心绪,体验作者惜春情怀。腰节意象环环相扣,自对工整,领字恰当。两结以古今反对,一个改字,一个怜字,写出人生态度。此联说理充分,立论有据,娓娓道来,令人信服。
6.赵文华辽宁建平
山水总牵情,随黄蜂粉蝶而游,春色三千欣未老;
雨风勤入抱,伴短距长焦以舞,梨花十万醉新开。
简评:全联空灵韵味浓郁。上联以总括山水起句,抒发心中春色长在的情怀。下联以风雨起句,抒发春风春雨沁润的喜悦。春在心中何言老,春随人境物常新,赋予暮春以美好的情感。腰节别致,上联人随物而游,下联人携物而舞,任它峰狂蝶舞添春色,看我“长枪短炮”留画图,将现代词语融入联中,体现出时代感。未老与新开,春色永远满人间。
7.吴成义黑龙江林口
青蛙击鼓,紫燕传歌,日映长堤柳絮飞,一任明湖波潋滟;
鹊舞门前,牛耕垄上,风吹古道桃花落,共怜远岫树葱茏。
简评:联语活泼生动,拟人化手法赋予暮春大气象,描绘出一副明丽的风情图画。作者采用步步高的撰联手法,层层递进,在“一任”“共怜”的氛围中达到高潮,暮春虽百花凋零,然有波光潋滟,远岫葱茏,大自然四季各领风骚,写出了高境界大情怀。
8.任正文青海西宁
飞花落尽,语鸟惊新,题诗已是三春暮,
夕景随风,轻雷带雨,展卷方知四月初。
简评:前二分句虽然平淡,但作者善于把握塑造意境。上联的题诗,是对春天的深刻热爱,春天即将告别,犹是欲罢不能,魅力何其大矣。下联的展卷,于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逝去,作者还徜徉在春的意境之中。这样的写法,无疑平添了诗情画意,于朦胧之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无限眷念。两结写暮春于有意与无意之中,别具一格。
9.贺娟芳陕西
事了荼蘼,残香一任风吹去;
时催布谷,空语不关春远行。
简评:荼蘼别名独步春,顾名思义。上起化用了宋代诗人王琪的《春暮游小园》:“开到荼蘼花事了”。红楼梦中麝月抽到一张花签,是“荼蘼——韶华胜极”,背面的诗句是:“开到荼蘼花事了”“韶华胜极”意指花事到了尽头,作者用此比喻暮春,诗味浓郁。下起化用明代陈子壮诗句:“星鸟踰时催布谷”,符合物候规律。两结同样以诗样语言演绎情怀,“一任”“不关”,自然的春天任它远去,心中的春天永远留存。两分句联系紧密,逻辑合理,以人对自然的超然,抒发对暮春的理解,联意深而余味浓。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5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