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五旬磨血诗千首 卅载倾心一副联

 2023-11-07  阅读 0


  衡东谭公启文先生大著《人生浪花诗词联文集》出版已经一年多了。我有幸拜读此书两月有余,反复研读觉得是近年来难得一部亮点纷呈的好书,值得向广大联友推荐。这部书就像一座富有的矿山,里面储存着很多传统格律文学特别是对联文学宝藏。在入选的近千篇作品中对联占了最多数,而有幸结识谭公这位联坛前辈,也是由于对联的因缘。那是2009年,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为庆祝协会成立20周年,于国庆之际举办了一次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海内外征联大赛。谭公摘得三等奖。联曰:<?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黎庶无忧,全民喜得开心果;

  中华有望,百业同登破浪舟。

  能从上万副作品中脱颖而出实在是不容易,评审会上大家的一致意见是:此联切合主题,浑成无隔。上联结句以“开心果”凸显中国人民开创幸福生活的欢欣鼓舞,下联结句以“破浪舟”表现祖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这两个比喻贴切而生动。我当时觉得这样略显纤巧的词句应该出自年轻联家之手,颁奖大会时才发现作者竟然年近古稀,佩服之余更觉亲近。今年有幸拜读《人生浪花》,才知道谭公当时应征作品竟有12副之多。更让我惊叹的是,该书还记录了谭公1964年创作的一副励志联:

  死争穷志气,

  猛下苦功夫。

  虽时隔多年,仍然不乏激励人心的力量。《人生浪花》最璀璨夺目的一朵浪花,无疑是其中1718字的地名长联《五湖四海任我游》了。这副对联嵌入了610多个市、县地名。作品在苛刻的对联格律形式限制之下,竟然清晰明确地表达了“游胜地,赞中华,寓哲思,描愿景”主题。

  一曰“丰”,指的是其信息量大,视野宽阔意蕴丰厚。此联比联圣钟云舫的传世杰作《江津临江城楼联》还多106个字,字数之多尚在其次,更绝的是嵌地名用字超过了全联字数60%。而且基本符合对联对仗和平仄要求。陈艾荷先生在1994年为此联写的评论文章中将之与传世的长联双壁——《大观楼长联》和《江津临江城楼楹联》比较后认为:

  《大观楼长联》着眼于五百里滇池,引申到整个云南省;《江津临江城楼楹联》则以“地当扼泸渝,控涪合……”起笔于江津县城进而“入画江城”。而地名长联放眼五湖四海,其气势之磅礴,叙事范围之广,意境之高,亦足以推为楹联之首。真可谓三山藏字里,四海展行间。

  先撇下“意境之高”不说,论气势之磅礴,叙事范围之广,地名长联确实是不让前修的。

  请看其第一节前两句:

  【上联】

  跨双峰(湘)、越独山(黔),经三台(川)五台(晋)七台(黑)九台(吉),再上高台(甘);赴四会(粤)六合(苏)八寨(黔)十堰(鄂)。沿途昌都(藏)兴城(辽)丰镇(蒙)肥乡(冀),更有金湖(苏)银川(宁)铜陵(皖)铁岭(辽),真个是卓资(蒙)富源(滇)——资源(桂)丰润(冀)。【下联】

  出偏关()、入正阳(),历东安()南安()西安()北安(),所到都安();过左云()右玉()下蔡()上虞()。顺道广州()大邑()太原()博野(),不乏秀山()丽水()静海()宁河()。诚所谓崇仁()遵化()——仁化()和平()

  118字中竟然囊括了46个地名,上联第一句中嵌入含有十个数词(独、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地名,下联则嵌入十个含有方位词的地名与之相对(偏、正、东、南、西、北、左、右、下、上),接下去又运用自对之法将含有金、银、铜、铁和秀、丽、宁、静等自成系列的地名悉数嵌入,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然后以分总之法(上联由卓资、富源到资源,下联由崇仁、遵化到仁化)表达赞叹之意。记得李白有一首七绝《峨眉山月歌》,王麟洲在《艺圃撷金》中盛赞其“二十八个字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如果王先生看到谭公这副对联,大概也会为其包罗地名之广、信息量之丰而击节不已吧。

  又如第二节中间部分:

  饱尝南丰蜜橘、砀山酥梨、黔阳甜橙、增城鲜荔;漫品太仓肉松、如皋火腿、符离烤鸡、南京烧鸭;尤喜武林名茶、春城云烟、绍兴老酒、内江蜜饯。

  购就成都蜀锦、长沙湘绣、姑苏缂丝、余杭纺绸;详察吴兴湖笔、歙州徽墨、泾县宣纸、肇庆端砚;特爱北京古董、上海珠宝、天津泥塑、郑州玉雕。

  上联将全国各地代表性特色食品一一呈现,下联则将各地代表性文化艺术品牌齐齐列出,陈艾荷先生评价其是“活脱一份绝妙的物产广告”,诚哉斯言!

  其二曰“巧”。对联这种文体,天生就是要讲究“巧”的。因为对联文体以对仗形式为基础,而对仗的形成无疑包含着巧合的意味。

  故梁章钜曾称之为“俪巧骈辞”。如果说一般对联都具有巧的性质,那么,谭先生的地名长联则是将对联之巧发挥到了极致,可谓巧上加巧。

  请看长联第三节中间部分:

  叹大同()社会承天()奉化(),攀天柱()、升天门(),天祝()天全()天长()天等()。花()()百色()、辉()耀()千秋(),苍山()栖霞()、秀峰()叠彩()

  祈共和()政体富民()兴国(),讲民权()、求民治(),民勤()民丰()民乐()民和()。鹤()()河间()、麟()()日下(),青龙()习水()、丹凤()朝阳()

  不难看出,上联的花开百色、辉耀千秋,苍山栖霞、秀峰叠彩。;下联的鹤舞河间、麟登日下,青龙习水、丹凤朝阳都娴熟地运用了自对手法。而上联连续出现七个“天”,下联与之对应七个“民”,则是对联常用的重言手法。但一连将七个含有“天”和“民”的地名串组在一起,而表意又深刻而浑成,就非谭公莫能了。

  其三曰“畅”。序言中谭公吐露了自己作人和作文趣向:本人生性耿直而内向,一根肠子通屁眼,喜欢文从字顺,语言通顺流畅。用字、用词要合规范,用典要有出处,万万不搞凑韵,不造生词,不将约定俗成的成语、熟语任意改动。对照地名长联,不难看出,谭公的创作是贯彻了以上原则的。请看下面的联句:

  江口河口湖口海口,江河湖海并交口。且看道里道外长兴长乐;汕头汕尾海丰陆丰,当真社稷长丰。

  金门玉门石门祁门,金玉石祁涉厦门,尚闻河东河西广安大安;山阴山阳康定保定,果然国家安定。

  上联嵌入五个含有“口”的地名,然后嵌入两“道”、两“长”、两“汕”、三“丰”;下联则以五“门”、两“河”、两“安”、两“山”、三“定”与之形成工对。而细品这些地名词语,则可知上联“道里”与“道外”、“汕头”与“汕尾”、“海丰”与“陆丰”,下联则有“河东”与“河西”、“广安”与“大安”、“山阴”与“山阳”都形成自对,真可谓巧到了极致。而尤其值得佩服的是,这些“机关重重”的语句,组合起来却顺畅自然,表意清晰。谭先生曾有一首诗说到自己的创作追求:一气呵成多晓畅,把持原道自天真。我们不难想象谭公创作这副作品倾注了多少心血,才能臻于此境。

  四曰“高”,谓其立意不俗,境界高远也。以610多个地名串组一副长联,“巧”自然是一大亮点,但也容易形成弊端,即孟子讲的以文害辞,以辞害志。而“志”即思想感情,正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读完全联您一定会打消疑虑,而且会更加惊叹谭公在作品中表现的高远境界。请看最后一节:

  长宁久治兮问茫茫大地何安?漫道前朝后代北国南邦,几曾偃师息烽、河清海晏!非意也,势也。但凡安仁宁德、宣恩沐爱、崇善彝良、纳雍察雅:务仁德之本;承化平和、常宁永顺、延吉钟祥、博乐阜康:治承平之世——历尽沧桑,只赢得青山依然、夕阳落照。俱往矣!故国当雄岂能陈仓沿故道。主义务实,宜有中国特色:复国炳,香港澳门华胄怀归;建特区,深圳珠海财源富裕。引凤筑巢,信宜天下客;借经取宝,广济海内财。海峡宁波,两当同源终归一统。目标既定,崇信“三步四化”——惟求政治清廉,庶乎华夏雄威连万载。

  开原建始者叹滚滚英豪谁在!敢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何尝平遥靖远、德化道真!当是耶,非耶?大抵修文彰武、尚志奉贤、严道铁法、昌黎裕民:行文武之道;懋功勃利、嘉兴许昌、祁连大通、开封张掖:树功利之碑——费却辛劳,倒换取壶关自锁、金寨安贫。追来者!新潮宜兴自有古浪涌新源。民族维新,当跻世界强林:涨大潮,南通北海全盘开化;奔小康,苏州无锡率先新繁。通关解索,开建大市场;登台升阶,定兴现代化。大陆政和,东方上国砥柱中流。道路已通,大兴“外引内联”——务使经济振兴,然则炎黄弘业应中都。

  作者感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发出了千年浩叹。然后站在新时代历史节点上,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进行描绘,宛如一组交响乐,用最为雄浑壮丽的乐章将全曲推向最高潮。陈艾荷先生评价其“造句精到,感情激越,注爱则掷地有声,倾情而回味无穷”,“此联不失为一篇爱国主义优秀教材”,洵非溢美!

  以上说了这么多赞叹的话,谭公此联是否就白璧无瑕呢?当然不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以上列举联句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对仗欠工、平仄不协的情况,联中不规则重字也偶有出现。这是毋庸讳言的。作者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书中登载了一封《致<新中国楹联大观>王庆新主编的信》。

  信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联中有些词语因受地名这一特定条件制约,于联律上是有所失,有待于作者再次修订。如一开始,下联以“历东安南安西安北安,所到都安”对上联“经三台五台七台九台,再上高台”,其中“台”与“安”都是平声,平仄失对。但作者并非不懂,而是认为用特定地名巧合成这种富有生气的联语十分难得,故以阳平对阴平而不忍割爱。

  信后,谭公加了按语云:此联也存在某种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本人已经年届古稀,在有生之年,只要健康状况允许,我将予以修订。从这些肺腑之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老楹联家、老工程师虚怀若谷的态度。据谭公《地名长联自序》说,这副长联历经十年反复琢磨,于1993年写成在《湖南地名》发表,旋于次年在中国楹联会刊《对联》杂志发表,撰写此联迄今已经整整30年,而作者还将“予以修订”,则此联必将伴随谭老整个后半生。这让我联想到宋代名文《小山词序》中,黄庭坚评价词人晏几道的一段话: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好一个“痴”字,概括出了晏几道真挚诚恳、坚守执着的性格。谭公称自己的性格是“耿直而内向,一根肠子通屁眼”,也不妨作为“痴”的一个注脚。而其穷半生心力打磨一副对联,则更堪称“痴绝”之人了。请读者诸君快快研读作者50年耕耘诗坛联苑的《人生浪花》,来领略谭公的“痴绝”吧。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3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