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考证,其实中国对联第一人并不是孟昶,而是比他早404年的六朝梁代刘孝绰。刘孝绰在建康做官,这个人非常有才,喜欢帮助别人,但帮了别人之后又常常挖苦、戏弄别人,所以虽然做了许多好事,但最终没有人说他好。后来辞官不做,怕别人打忧他,就写了一副“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对子贴在门上,拒绝别人上门访问,这应是中国第一副对联。
谈到对联的发展史,必须谈到一个人——朱元璋。明朝开国初年,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了一道圣旨,春节时家家户户必须得贴对联。清代学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就记载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皇帝亲自倡导贴对联,当然效果好了。不仅如此,每年大年除夕的晚上,他还微服私访,看谁家的对联写得好,谁家的写得不好,谁家如果没写对联还必须补上,有的家庭不识字,不会写对联,他还亲自给写对联。于是春联遍布当时首都金陵各处,所以金陵又有“楹联之都”美誉。
自此以后,春节张贴春联,取代了过去挂桃符的习俗。在中国对联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朱元璋这个封建皇帝的一大贡献。且看对联天子朱元璋赞美金陵秦淮河之美的一副对联:“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意思是说南京真是太美啦。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朱元璋与四子朱棣(永乐皇帝)、长孙允炆(建文帝)看赛马时触景生情,想考考四儿子和长孙的才华,就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他们对下联。可允炆不懂对联意境,就对了“雨打羊毛一片毡”这样的下联。虽字数、平仄、词性都相对,但意境粗俗不甚。朱元璋很不高兴,认为大明朝国势刚刚兴起,这个下联对得不吉利。于是让儿子对,朱棣对的下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这句下联意境新奇,给人以富丽堂皇之威,朱元璋转忧为喜,又为朱允炆的平庸叹息,对人说:“长孙无才,只怕王位难保”。允炆登基不久,果然便被朱棣推翻。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8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