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体重(1770-1842),字子厚,号梅坪,又号青溪,清山西赵城(今属洪洞县)人。一代名儒,政绩卓著。
乾隆五十四年(1789),刘体重考取举人。嘉庆辛酉(1801)大挑一等,以知县分发湖南试用,先后任石门、新化、衡阳、临武、衡山、湘阳等县知县。继往江西之九江、袁州、饶州、南昌等府任同知。又补袁州府同知,再升南康临江府知府。道光四年(1823)授广信府知府,吉安府知府。道光十二年(1831)以督催民久未完被降级,此年经大吏保举又委任抚州府知府。道光十五年(1835)三月,调任河北道管理修浚河事。离抚时,民众夹道送行。十九年(1839),擢升江西按察使。二十年再擢升湖北布政使。
刘体重为官四十余年,南迁北调十余处。他为官各地,皆以爱民养士为已任。他在抚州当知府时,巡视所属各县,问民疾苦,对有德行的士民给予奖励;对贪赃枉法,不遵职守的属吏革职查办;对包揽诉讼的师爷和属员,严加痛斥惩处。他将36宗大案公布于众,下令各县将案犯、人证押解到府候审。审讯前,他对案情均要事先调查研究,理清脉络;审讯中,允许案犯、人证进行辩解,使案犯心悦诚服,即使受到笞责也毫无怨言。旁听百姓,对判决结果无不叹服。
道光十二、十三年,抚州连遭水旱灾害,庄稼损毁,灾民困苦。刘体重到任后,率先捐出俸银,并号召乡绅富户捐出谷物二万石,建立义仓,用以赈济,减轻灾患,抚州百姓欢呼说:ldquo;这是刘公义仓啊!rdquo;
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刘体重因病请假归里,十二月卒于赵城家中,享年74岁。
其子刘煦,由拔贡授直隶知县。咸丰初,迁开州知州。当时黄河决口,刘煦极力赈灾,救活数万灾民。因办团练有功,升任大名知府。咸丰十一年春,直隶、山东土匪为患,刘煦守城四十日,并抓住机会主动击贼,保全一方。后得朝廷重用,率军剿匪。先破清丰,乘胜进攻濮州老巢。ldquo;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rdquo;
刘家父子两代,皆政绩卓著、为官清廉,朝廷下诏建专祠,入国史。
如今的赵城中学(洪洞三中),便是在刘家墓地的基础上所建。其故居今大体尚存。我曾听其后人刘红宇先生说起刘家祠堂的一副对联:
循吏不难,难于一门双循吏;
大夫非异,异在三世四大夫。
说的就是历史上刘家一门中曾出过两位ldquo;循吏rdquo;,三代之内出了4位ldquo;大夫rdquo;,足见当年刘家的显赫与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