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头洪氏宗祠,又称承敬祠,约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家族式微,始建比较简陋,后虽屡经修葺,终不规模,到了清代末年已是破败不堪,更谈不上字匾、楹联。直至民初,坦头洪氏家族因经商成功开始崛起,在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后,他们所要做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重修祠堂、纂修族谱。民国三年(1914),洪氏宗族开始对濒临倒塌的宗祠进行整体大修。这次大修,由于财力富足,只使用了少量的祠堂原有构件,无异于一次重建。重修后的洪氏宗祠,外观气势恢宏。祠内上下堂立柱悬挂了十多对楹联,均髹漆一新,熠熠生辉。这些楹联多为今人撰写,或邑内贤士,或族中才人。书法有正书,有隶书,有行书。既有有长对,也有短对。这些楹联把洪氏源流、肇居地、先贤美德、堂号以及坦头风水形胜等等,用大众化的艺术手法,将其丰富的内涵反映出来,从而达到了数典不忘祖的目的。不仅对弘扬正道,启迪子孙,维护宗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也是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现辑录部分楹联,与读者共赏。
门对大会峰万派朝宗绵祖泽
堂开修仁里千秋安宅裕孙猷
注:大会峰即大会山,坦头村的朝山。修仁里:坦头旧称。祖泽:先祖恩泽。孙猷,子孙后代的谋划。
谱系出官源燕翼贻谋庆衍本支绵祖泽
乔迁来芦水 象贤崇德 笃生孝友焕人文
注:谱系出官源:官源,在婺源县,为徽州洪氏一世祖经纶公始居之地,坦头洪氏乃官源派衍,故为系出。燕翼贻谋:为后代作好打算。象贤崇德:效法先人美德。芦水:坦头村前之溪水。以上两联为坦头鸿儒洪氏派下洪赞卿(国铎)撰。
注:共工:洪氏远祖,相传为神农氏炎帝后裔。观察:徽州洪氏始祖经纶公,唐天宝年间曾任“宣徽观察史”。上联写洪氏源远流长,下联写洪氏宗祠环境优美。
注:这是一副描写坦头村“傍水、面屏”风水格局的对联。五龙:村前小山。风水家认为,阳基或阴宅之吉地,必有案山、朝山,方可使子孙发昌。近而矮平之山,犹如书桌或案板,谓之“案山”。远而高者谓之“朝山”。五龙山为坦头村之案山,大会山为坦头村之朝山。
注:政和间:洪氏始迁祖元二公自北宋政和年间由岭南横城迁坦头,至民国初约八百年。服畴:从事农活。邻近四五支:指分迁邻近龙后底、百坑、潭村、梧村桥洪氏支派。趨跄:朝拜,晋谒。悫著:诚实正直之意。上联写坦头洪氏自宋政和间迁来坦头已历八百余年,繁衍人丁千人,业农守礼,幸得老祠重光。下联写洪氏在坦头建祠,与邻近四五支派共在一祠祭祀列祖列宗。
堂构卜凰村 佑启后人尔昌尔炽
蒸甞隆燕寝 昭假烈祖孔惠孔时
注:堂构卜凰村:在凤凰村择吉地构建宗祠。尔昌尔炽:后代兴旺发达。蒸甞:本意为春秋二祭,后泛指祭祀。燕寝:卧室,之祖宗安息之地。昭假:向神祷告,以表诚敬之心。孔惠孔时:好处给得及时。上联写在凤凰村建立祠堂是为了佑助启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下联写在祠堂寝室祭祀先祖是希望神祗及时给后代带来恩惠。
自横城西徙兹乡 与汪唐诸宗其敦古处
是翬岭北方旧族 守程朱遗礼常笃孝思
注:横城:即绩溪登源横堘村,宋政和间元二公自横城转徙坦头,是为坦头洪氏始迁祖。程朱遗礼:程朱是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的合称。他们三人提倡性理之学,成一学派,后人多称“程朱理学“,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
孝感天地 孝感幽冥 孝乎孝乎人必先孝
其居处思 其孝语思 思之思之神乃格思
注:这幅楹联悬挂于寝室立柱,洪氏宗祠寝室名曰“孝思堂”。这也是一幅嵌字联,将“孝思”二字嵌入上下联,告诫子孙要敦亲爱族,勿忘孝思。
屏列五龙人杰地灵
支分八派木本水源
注:屏列五龙:指村前案山五龙岭犹如屏风。支分八派:坦头洪氏各支坦头里派、坦头外派、百坑派、龙后底派、潭村派、繁昌派、马金派、梧村桥派等。以上楹联为胡祥木撰
辑谱忝司泉 喜剞劂告成 统合宗盟盛典永光芦水
传家有良冶 愿孝慈相继 钦承世业淳风媲美官源
聿新堂构 忝筦度支老勚敢云辞幸得阙宫歌实实
每诣庭阶 俨如对越精诚方可格好从寝室共跄跄
注:聿新:崭新。老勩:劳苦。实实:坚固。跄跄:舞貌,指祭祀时的动作。上联意为祠堂新构,族中老少付出艰辛劳动,幸得宗庙如宫阙一样紧固美观。下联为每每登临庭阶,都能感受到族人的诚信,从此可以共聚一堂祭祀先人了。
该联由派下派下隆遇(字会昌,小字训勤)老先生撰。
纂谱重仔肩 惟率祖率亲恪遵圣训
登堂隆肸蠁 凭于登于豆共荐馨香
注:肸蠁:弥漫,指祭祀时香烛散布之气。于登于豆:登豆,祭器和食器。上联写新宗谱纂修后的心境,下联写在新祠堂里祭祀时的情境。该联由派下恩锡撰。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16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