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沧州盘古寺大雄宝殿楹联

 2023-12-18  阅读 0

盘古殿的后侧是佛教寺院必须要有的大雄宝殿,是供奉我们灵魂共同的祖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殿,因为我们所有的佛教文化都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的。佛经中所记载的,在所有的佛国净土中,能称得上大雄大力的只有释迦牟尼佛。他忘我无私,捐舍身命头目髓脑,难作能作的无量威德力、大慈大悲功德力,救护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无人能比。

大雄宝殿两侧亦有两幅楹联:

一:ldquo;以不可思议说微妙法,具无量由旬作清净身rdquo;。这一句讲的是佛的功德,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性称作佛性,佛性不是心念意识,所以不能用心念、意识、习性、观点、概念等来讲清楚,众生生灭变化,包括身体和心念、意识、习性的生灭变化是极其微妙的。所以古今中外,常常有所谓科学所难以解释的理、事,是因为即便是科学也难以达到佛教所说的微妙的境地。由旬则是古印度长度单位,一由旬相当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离,大约七英里,即11.2公里。释迦牟尼佛因为是在印度出生,故说法也方便的采用了印度的风俗习惯,常常用由旬来表示一个很长的数目,并不限于距离。无量由旬表示广大难以测量,即是说,众生的佛性实际是不能用有形有相的概念来表述的,众生的佛性是清净不灭的,就是说我们的清净法身是遍一切处的。修行就是通过合适的方法和不断的精进来觉悟自己的法身,这样才是真正的续佛慧命。无疑,这副对联为我们的学习和修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和动力。

二:ldquo;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四大皆空五蕴非有是非般若密多心。rdquo;佛教从究竟上是不论善恶是非的,尤其是六祖说过:ldquo;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rdquo;,但我们还没有达到六祖的境界,甚至连六祖的脚指头都没摸到,所以佛教为了接引众生,也常常劝人抑恶扬善。但这个善和恶不是我们认为的善和恶,众生常以自我的标准来规定善恶,佛教所说的善,或者说是功德是以成佛为标准的,为成就佛的功德所起的一切意识观念行为皆称为善,反之为恶。比如说伤害众生,我们有时候为了孝顺父母,会给父母杀个鸡或炖个海参汤,可能因此而被认为是善行,可鸡和海参不就遭殃了,断众生命,怎么能称作善,但在佛教,断众生命常常偏重于断众的生慧命。就是阻碍众生觉悟,阻碍众生成就佛的功德。所以佛教常常也有杀生无罪的开释,比如传说颇多的济公活佛,再比如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发起的战争,虽然也牺牲了很多的人,但因为目的是为了成就更多的众生,而不是为了断众生的慧命,所以这个就不属于恶。那么对于我们信众尤其是修行人来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甚至于自净其意的目的则是为了了如来真实义,就是为了引导众生证悟觉性。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性,地指坚固,水指流通,火指能量,风指运动,世间一切相都是四大的合和。四大皆空是说这四种体性都属空性,故而无需执着。五蕴是对色受想行识的一种概括,是人本有的觉性对世间万事万物,四大种性的最根本的判断分别。有四大就有五蕴,四大无常,五蕴随之而变,依次理而能从四大五蕴的相中解脱出来,不受四大五蕴的束缚,这个过程和相应的方法就是为了证悟清净觉性,佛教依据众生的不同层次而提供了无量无边不同的方法,而般若空性则是其中最适合于大多数众生的方法。而般若空性的本体就是从众生清净本性所流出的,所以远离诸相,证入般若境界才是出离三界究竟解脱的无上妙法。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16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