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谈谈对联的历史沿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无不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孟昶笔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很明显 这是一副春联。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宋代在春联的基础上,把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用于庆贺、哀挽、题赠等方面,主要作者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元代重武轻文,对联流传较少。至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不但自己创作对联,并且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都要贴春联。清代康、乾二帝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清代便出现了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龚自珍、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众多对联高手。近代以降,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大家创作的对联更是推陈出新,异彩纷逞。翻开书本,到 处都能发现对联的踪迹。《今古奇观》里就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结婚时,新郎先要对出新娘给出的上联,否则不能进入洞房的故事,古人的风雅于此可见一斑。封建社会状元殿试时,皇帝常常要考到对联,借此一窥状元的学识与才情。佳联妙对会立刻流传,并脍炙人口。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时,特别提到了“对课”。对课就是做对联训练的,可见那时的学校还把对联作为必修课。五四运动打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主张写白话,做新诗,附着于格律诗的对联自然也被归入“封建”一类。当时的陈寅恪先生因为在清华招生试题中出了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要求学生属对而背上“封建余孽”的恶名。此后好像再没有人愿意担上“复古”、“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新中国的学校更不再开设对联课,对联也就日趋式微了。我们常常 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某些庆典活动的报道内容。主办方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有时会在会场悬挂“对联”,但那些所谓“对联”已经不堪卒读了,很多根本就是标语口号。我们的媒体引用时,却一概称之为对联。这就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感到困惑: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记者,已经不知对联为何物了吗?在多数人眼里,似乎只要字数相同、结构近似的两句话就是对联,其实,大谬不然。对联是音韵文学,讲究格律。如果越格,必然会使对联的美感大打折扣。本文重点就是讲清对联的格律,以求还对联以本来面目,也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对联,并爱上对联。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久,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联的平仄可以有一点变通,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碰到单数字,平仄可以放松要求,上联是平声,下联也可以对平声,仄声亦然。但逢双的数字必须从严。这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不必太受拘束。例如上面的例子,首字就是平平相对。我们再举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29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