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无
明联家钱福合撰、应对联
心,风摆枝节影拖地;(钱福)
藕莲有孔,露滴花叶不染尘。(妙慧)
——妙慧尼姑应对钱福
钱福博学多才,精通文墨,却又风流不羁。他年纪很轻时,就才名远扬了。可是,他却屡试不中。一连串的打击,使他沉醉于自己喜爱的填词之中。还经常涉足在山水之间,借此抚慰一下已经憔悴的心情。这年的夏天,他来到无锡的惠山。惠山的山腰有一座娘娘庵,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这座庵虽不大,却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钱福也不例外,在畅游了惠山的其他风光以后,便来到了娘娘庵。老庵主见这后生好面熟,便问起他的姓名。钱福当即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老庵主一听,连声说:“久迎大名。钱施主来到,使小庵生辉了。”钱福叹了口气说:“小生屡试不中,哪能使贵庵生辉?”老庵主劝慰道:“施主这般年轻,只要刻苦攻读,还怕不能腾飞?如不嫌弃,可留在小庵攻读。不出两三年,定能蟾宫折桂!”老庵主的一席话,温暖了他冰冷的心。从这天起,他就留在庵后的厢房读书。这娘娘庵除了庵主以外,还有两个尼姑。其中一个法号叫妙慧的尼姑,年方十八,出落得如出水芙蓉,又很有文才。她爹本是朝中重臣,后被奸人所害,惨遭灭门抄斩。妙慧因老管家机灵,才逃离虎口。不久,与她相依为命的老管家突患重病死了,她才流落到这里。老庵主看她可怜,就收留了她,蓄发修行,当女儿看待。时间一长,妙慧便成了老庵主最得意的徒儿。有一次,老庵主在走过厢房时,看到钱福在呆呆地看着窗外的山峰,还不时地长叹短嘘,就街道他又在想着自己屡试不中的事了。她怕钱福长期下去,会闷出病来,就叫来妙慧。要她在钱秀才沉闷的时候,陪他出去看山望水散散心。妙慧的出现,很快改变了钱福的生活。这天,妙慧陪钱福来到客堂门外的院子里,这院子并不大,却栽着松、竹、梅等植物。青翠苍郁,煞是诱人。钱福看着看着,便触景生情地吟出一句上联来。他吟了上句,却故意地不吟下句,只是笑着对妙慧说:“妙慧,小生才疏学浅,对不上下句,请赐教,给对上吧。”妙慧低头想了想,便含笑着说:“小尼身入空门,不懂什么吟诗对答的。”钱福诚恳地说:“庵主说你出身书香门第,大家闺秀,一定会吟诗对答的。你不必过谦了。”妙慧见推脱不了,便用手指着院中鱼池里盛开的荷花对答了下联。对答得入情入理,有板有眼。钱福听了,赞不绝口地说:“好个露滴花叶不染尘!对答得妙啊,妙极了!”妙慧一听,脸上刷地飞上了一朵红云,连声说:“让公子见笑了。惭愧,惭愧!”钱福乐呵呵地说:“你过谦了。真是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啊!”于是,他俩就毫无拘束地在厢房中谈古论今、作诗答对。忽听门外屋檐下有一对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钱福抬头看了看燕子,便信口又吟出了一句上联(见下)。
雕梁双栖呢喃燕;(钱福)
白沙对卧交颈鹅。(妙慧)
——妙慧尼姑应对钱福
钱福吟罢,便要妙慧对答。妙慧也没推托,便不假思索地答对下联。钱福一听,连连击着掌说:“对得好!妙慧是我师也!”这天晚上,钱福回到厢房,却是翻来覆去睡不觉。眼前不时浮现着妙慧那笑容可掬的身影,为她不幸身入空门而无比的惋惜,又为自己觅得一个知音而感到无比的高兴。打这以后,他俩便形影不离。共同的不幸遭遇,使他俩的心贴得更紧了。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半个月过去了。这天,妙慧和钱福又在客堂谈天说地。谈了下会儿,妙慧笑眯眯地说:“公子,今日我出上联,你对下联怎么样?”钱福马上来了兴致,急忙说:“请贤妹吟上联吧。”妙慧听钱福称自己是“贤妹”,心里怎会不高兴?便微笑着说:“钱兄,请听愚妹吟的上联。”随即,她吟出了上联(见下)。
易则曰乾坤定关,周公定下三千礼;(妙慧)
诗又云钟鼓乐之,尧王缔结二姓婚。(钱福)
——钱福应对妙慧尼姑(实为娘娘庵老庵主所对)
钱福听了,左思右想对不了下句,急得从厢房外走到厢房里,又从厢房里走到厢房外。妙慧见了,笑眯眯地说:“钱兄,一时对不上不要紧,以后想出来再对吧。”当晚,他睡在床上,脑海里却在想着白天联对的事。尽管从里床翻到内床,又从内床翻到里床,可仍然没能想出个道道来。第二天早晨,他读了一会儿书,就迈出庙门散步。离庙不远,有一片茶林,轻风送来了阵阵茶香,钱福顿觉心旷神怡,便沿着茶林中的小道,边走边念叨着妙慧的上联。他反复地念着念着,就是想不出下联来。这时,从茶林里走出一个女子,戏笑着对他说:“书生,你真笨,连这一般的诗句都对不上,怪不得你要屡试不中了。”钱福听了,心里一阵惭愧。他循声看去,原来是妙慧的师妹妙贞,手里拿着只小篮,不用说,她是来采茶的,便迎上去,堆着笑说:“贤妹,愚兄才疏学浅,还望包涵。”说着,便走进茶林,要帮她采茶。妙贞调皮地说:“哈哈,大哥,你帮我采茶是假,要我帮你对对是真。你被师姐出的对子难住了吧?”说着,就手一挥,抛给他一个纸团。钱福弯腰拾起纸团一看,却是妙贞帮她对的下联。他看着看着,心里不由涌起一种异样的味儿:嗨,大千世界,人才济济。我钱福还不及这两个才女,看来我屡试不中是学问还不到家。哪能怨天尤人,得刻苦攻读才对。想到这里,他便别了妙贞往回走。他要回厢房去刻苦攻读,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再说,妙慧像往常那样,便来到客堂等候钱福。哪知左等右等,等了好久,还不见钱福的影子。一时间,心里十分难过。后悔不该用这种方法去促使他好学上进的。就在这时,钱福笑吟吟地从外边回来了。妙慧刚要对他说句安慰话,哪知钱福连忙说:“昨天,贤妹的半联佳句,可把我难住了。今日,我吟出拙句,不知能否对上。请贤妹赐教!”说完,便吟对了下联。妙慧听了,脸刷地一下红了,一时低头不语。停了一会儿,才轻轻地说:“出家之人,怎能有非分之想?”钱福斩钉截铁地说:“我钱福虽一介书生,但贤妹对我的一番苦心,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今日起,我更要刻苦攻读。愚兄有朝一日蟾宫折桂,一定用大红轿子抬你到官邸。”妙慧含情脉脉地说:“还钱兄以功名为重。”这时,妙贞刚好来到,正好接上了口:“钱兄,你千万不要辜负老庵主的一片好意。衷心祝愿你早传佳音!”原来,妙贞答的下半联,还是老庵主一手安排的。钱福听在耳里,又喜在心里。从此,那钱福在妙慧的陪伴下,更加发愤努力,从而使自己的学问大有长进。功夫不负苦心人。三年以后,钱福上京赶考,真是春风得意,一举夺得状元及第。一个月后,钱福便向弘治帝告假还乡完婚。钱福一踏上回乡之路,就马不停蹄。他没有先去当地府衙,也回绝了无锡县令的盛情相请,径直来到惠山娘娘庵。这时庵门开,老庵主就像有人通知她似的,早在门口迎接了。钱福先谢过老庵主,然后直奔后院。妙慧姑娘一见钱福来到,就忘情地扑了上去……这对情人终于成了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