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品茗赏茶诗

 2024-01-20  阅读 0

品茗赏茶诗

湖南邵阳 曾昭安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的故乡。中国人大都喜欢饮茶,它既是一种生活物质需求,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千百年来,这已成了一个传统,一种习俗。中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国人多有吟诗作词的雅趣与才情,历代诗人辈出,灿若星河。诗人一旦与茶结缘,品茗吟诗就成了生活中的一种雅好,茶往往也成了吟诵的主题,因而出现了大量以茶为题材的诗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诗。

茶诗兴于唐,盛于宋、元,延续至明、清,影响至近、现代。

在众多的茶诗中,影响久远,堪称经典之作的,恐怕要首推唐代元稹的《一至七字茶诗》。诗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元稹官居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谊甚笃,人称&“元白&”。他这首诗形式奇特,构思新颖。首句仅一字,开宗明义。接下来写茶的特性,仅四个字。第三句用倒装句法,说茶深得诗人、僧客喜爱。然后写茶的煎烹和人们的饮用习惯。最后指出茶的功能与妙用。在众多茶诗中,从内容到形式,还没有发现一首能与之相伯仲的。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这是唐代著名道士施肩吾的咏茶名句。施肩吾对饮茶颇有研究,写下了不少茶诗。他所作的《春霁》一诗言:&“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诗中记载的唐代有把茶与花同煮的习惯,实可作为研究花茶起源的重要史料。

唐代道士郑遨嗜酒喜茶,尝作饮酒诗千二百首,为人广为传诵,所作的饮茶诗也颇为有名。其茶《茶诗》云:&“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唯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诗人用简炼的语言描绘了从捣茶、制茶、碾茶到烹茶的全过程,表现出一种古朴雅致的韵味。

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茶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描写饮茶心灵感受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号玉川子,一生爱茶成癖。喝茶对他来说远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盛宴。在这首诗中,他以神奇的笔触,深刻细致地描绘了饮用一至七碗茶的不同感受和心灵境界。在他看来,茶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喝了三碗之后,便文思喷涌,下笔千言,滔滔如流水一般,可写出文字五千卷。想象大胆而夸张,令人耳目一新。茶还有清凉润燥的功效,喝到第七碗的时候,即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感觉。试想想,那是一种多么惬意、酣畅的享受。这首诗受到许多骚客诗友的赞许,传唱千年而不衰。

范仲淹在诗中也有相似卢仝诗的描绘:&“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还有一首堪称经典的茶诗,是宋代苏轼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云:&“仙山寻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一生对茶钟爱如饴,他把佳茗比作美女,可谓精妙之至,千古绝唱。

南宋时期,道教南宗的实际创始人、道教理论家白玉蟾,极喜饮茶,深得茶道真谛,而且能诗善赋,他的一曲长篇《茶歌》,共有四十八韵,洋洋三百余言,为人们所传诵。更有名的还有《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胜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作者在这首词中,把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享乐今生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全真七子&”之首马钰的茶词,在道教茶文学作品中也颇具代表性。他在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义家,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无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另一首《西江月》也很巧妙:&“江畔溪边雪里,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别是一番香美。用玉轻轻研细,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不让卢仝知味。&”这两首词的涵义归结到一点,就是说道家品茶讲究的是贴近自然、清静无为,主张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出发,以茶驱睡魔、增长功力道行,最终得道升天,到仙境瑶池中与群仙相会。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66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