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湖花神庙底叠字联
诗篇中多用叠字,最早是《毛诗》,其次是《楚辞》以及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后来元曲里面,更是很多。至于连用叠字,最脍炙人口的,要算宋代李清照底《声声慢》词,开手就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后面又用&“点点滴滴&”两组叠字。一般人都说它是绝唱。但是这还不过是连用叠字,而不是纯用叠字。后来纯用叠字的,有元明间人底《天净纱》小令,但是似乎很不自然。
杭州西湖花神庙,有一付纯用叠字的联语,是&—&—
《当代诗文》:白屋联话续(刘大白)
紫紫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是比较自然的。这付联语,不但是纯用叠字,而且也可以说是回文的。如果倒读起来,便成&—&—
燕燕莺莺,处处红红紫紫;
朝朝暮暮,年年雨雨风风。
然而这一类作品,只好偶然碰到这种题材,恰好做成这样。如果有意摩仿它,硬要如此做,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狗&”了。
四、人名滑稽对
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有些&“有闲阶级&”,常常拿人名和人名或人名和非人名相对。如&“何寿金寿何金寿&”对&“杜联瑞联杜瑞联&”,都是当时京官的人名。又如交通系的&“叶玉虎&”对当时北京名妓&“花金鸿&”;叶玉虎别署&“叶誉虎&”,而花金鸿也别称&“花惊鸿&”,仍是相对。这些都是以人名对人名的。又如&“朱逌然&”对&“赤奋若&”,&“朱凤标&”对&“白鸽票&”,&“翁同书&”对&“子不语&”,&“张之洞&”对&“陶然亭&”,&“乌拉布&”对&“红绣鞋&”,&“乌拉喜崇阿&”对&“鸿飞遵远渚&”,&“岑春煊&”对&“川冬菜&”,&“陆凤石&”对&“山鸡丝&”,&“岑春煊拜陆凤石&”对&“川冬蔡炒山鸡丝&”,&“汤蛰仙&”对&“油炸鬼&”,&“朱介人&”对&“赤发鬼&”,都以不伦的名词或成语合人名相对。这些都是以人名对非人名的。
相传清代阮元放某省学政的时候,在试场中看到有一个应试的幼童,很是聪明敏捷,文章也做得不错。他便问他说:&“你能对对子吗?&”幼童说:&“能。&”阮元说:&“那末,&‘伊尹&’对什么?&”幼童应声说:&“对大人。&”阮元一想,真对得工整而且现成,就给他取入了学。这也是人名对人名的。
还有一件相类的故事:清代熊伯龙放某省学政,也在试场中看到一个应试的幼童,年纪很小,头上的刘海发鬖鬖然披在项上,合狮子狗一样。他觉得他很可爱,便给他对了好几个对子,都是应声而答,而且对得很工巧。最后,他摸着他底头发说:&“狮子狗.&”幼童应声说:&“对大人。&“熊伯龙听了,一时还没有懂,后来一想,才知道自己合小孩子开玩笑,反被小孩子开了玩笑去了。这也是以人名对非人名的。
清末会稽人章友梅,在同县金午桥家教书。金午桥知道他很能对对子,有一天对他说:&“先生,我有一个对子请你对。&”章友梅说:&“什么对子?&”金午桥说:&“石子路。&”章友梅立刻说:&“对你。&”金午桥接着说:&“子路是个人名。&”章友梅说:&“难道你不是人吗?&”这是以人名对非人名,而非人名中仍包含著人名的。
亡友任瘦红,很喜欢弄这些小巧的玩意儿。有人以&“鱼雷艇&”三字使他作对,并且说:&“这是杀人利器,要用同类的物名作对才行。&”他就说:&“乌烟枪。&”恰好也是杀人利器。民国三四年间,他在绍兴禹域新闻社当总编辑,社中有一位编辑金九如,做起文章来常常别署酒儒。瘦红就把&“谷道&”对了&“酒儒&”。还有一位编辑,叫做&“余笑予&”,他给他对了个&“孤哀子&”。那位余先生,因为还是父母俱存,几乎合他闹起来。又有常常到社里来的两位客人,一位叫陆桐笙,一位叫朱菊堂。他把&“水竹管&”对&“陆桐笙&”,&“白兰地&”对&“朱菊堂&”。后来竟成了他们底浑名。
这些人名底滑稽对,虽然都是些游戏的小巧,当然不是联语底正宗。但是妙在现成而富于滑稽的意味,所以也是比较有趣味的。
以上载《当代诗文》1929年创刊号36-40页,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67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