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李柯生:延安行五日 历史炳千秋

 2023-11-06  阅读 0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191756日在上海创立中华职教社。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欣然从政。1949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945715日,黄炎培和其他五名参政员一起,为了促成陷于停顿之中的国共和谈,乘专机飞赴延安,对延安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留下了一段传世佳话。

在这之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521日,王若飞同志来到黄炎培家,向他宣传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说明了我党和国民党谈判的原则立场。黄炎培深刻理解我党渴望和平解决国共争端的愿望是真诚的。530日,黄炎培接到蒋介石邀宴的通知,他立即去见王若飞同志,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他,请王若飞把他希望国共继续和谈的意见转告中共中央。62日,黄炎培等参政员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表示希望恢复和谈,以促团结。延安接电后,于618日回电,邀请黄炎培等去延安访问。正是:

创兴职教系炎培,宣言于上海;

继续和谈缘七大,决意赴延安。

黄炎培等一行六人,于下午1时抵达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等20余人到机场迎接。黄炎培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紧握他的手说:“我们20多年没有见面了!”黄炎培很吃惊:“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啊!”原来,19205月,黄炎培邀请美国哲学大师杜威博士来华在上海讲座,黄炎培先生主持会议,而台下听课的人群当中就有毛泽东。正是:

初抵延安,机场相迎期故友;

又逢抱一,课堂回忆乐当年。

黄炎培等人虽是以参政员名义来延安的,却有广泛代表性。以黄炎培为例,他既是民盟常委,又是中华职教社领袖,具有极高的社会声望。他们在延安的活动,均由他来主持。

听到黄炎培先生来延安的消息,很多熟悉的朋友来看望他。陈毅见面就和黄炎培说:“我们25年不见了。1919年,我去法国勤工俭学,在上海交通大学操场上开欢送大会,你代表江苏省教育会到会演讲。演讲者共三人,另外二人是蔡廷斡和朱少屏,你记得吗?”黄炎培大悟,两人抚掌大笑,无所不谈。

来看望黄炎培先生的还有范文澜、丁玲、陈学昭和张仲实等知名人士。范文澜见到黄炎培,先深深鞠了一躬,说他是42年前浦东中学第一班的毕业生,黄炎培先生亲自教过他书。正是:

武将文官,抚掌回归称弟子;

名人雅士,鞠躬拜谢认先生。

72晚餐后,中共中央举行了有一千多人参加的欢迎晚会,大会由李富春主持,周恩来致欢迎词,黄炎培代表六人致答谢词。他首先阐明来延安的目的:一是为促进全国团结而努力;二是想亲眼看看延安。他说,我所看到的,没有一寸土地是荒着的,也没有一个人在闲逛。有朋友告诉我,政府对于每个老百姓的生命和生活都很负责。正是:

中共相迎,千人大会非常热烈;

延安亲历,一寸农田不许荒芜。

72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到家里做客,两人促膝谈到很晚。毛泽东和他们谈到延安整顿“三风”,说过去的种种错误,就错在中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毒害。毛泽东说:“只看书架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书是不够的,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应该回到实际工作中去。”黄炎培听后极为兴奋,说道:“我只觉得你所讲的,都是教育学上的要点,二三十年前,提倡新教育,不就是讲实际知识吗?”毛泽东又问,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

此刻,黄炎培坦率地提出了自己长期思考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正是:

洪钟之警,窑洞之忧,推演古今观历史;

勃忽之危,兴亡之势,直述胸臆论周期。

毛泽东当即乐观而肯定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说:“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这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窑洞对”。直到今天,窑洞之忧,仍然像响亮的警世之钟,听后使人惊心动魄,使人常思不已。用“民主”来打破历史的周期率,仍然是我们政权建设的方向。正是:

行民主,靠监督,领袖一言成九鼎;

破周期,治政怠,先生十字警千秋。

74,双方举行了第三次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共识,就是《延安会谈录》。《延安会谈录》记录了中共中央与六位参政员的两点共识:(一)停止进行国民大会。(二)从速召开政治会议。同时,还把中共方面的建议也写了进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它表明在反对国民党企图召开假民主真独裁的国民大会,争取召开有民主实质的政治会议的问题上,中共和访问延安的六位参政员是一致的,这份文件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延安之行对黄炎培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也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共的看法。可以说,这五日的经历,已成为黄炎培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正是:

会谈录,发声明,未虚行五日;

参议员,成共识,获益蕴一生。

延安的五日经历,黄炎培激动不已。回来以后,有很多朋友询问延安的情况,也有的地方请他作报告,讲访问延安的所见所闻,他便动手写书。他开宗明义:“我只是用朴素的写实手法,秉笔直记所见所闻和所谈,完全讲事实,绝不加渲染。”

194587,他的《延安归来》出版后,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必读书。使人民进一步了解了延安,也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力。正是:

访延安,秉笔写实,朴素无渲染;

歆中共,凭心谈事,率真有赞扬。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3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