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则广(1793&—1861)字旷西,号天乙,晚号看云道人,清巩昌府伏羌县(今甘肃甘谷)人,道光八年戊子科(1828年)陕甘亚元,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进士。曾任浙江奉化、四川云阳、彭水、青神知县。咸丰元年(1851年)任四川彭水知县,次年辞官返里,主讲陇右各书院,桃李遍陇坂。当时的甘谷人皆尊称李爷,传说其个头低矮,口大牙疏,生性诙谐,常以嘲弄权贵豪强为乐。
李则广熟知四书五经,对庄、骚、子、史都有涉猎,其文酣畅淋漓,独出心裁,引典能化陈为新,书法也超凡脱俗独辟蹊径,《甘谷县志&·艺文志》载,&“清道光邑中善书者,首推李旷西先生,别开生面,自成一家&”。而其尤善撰联,所作对联大多平白如话风趣诙谐,通俗易懂而深蕴哲理,尤其机巧联颇为出彩,至今口耳相传,留存于民间的联作约有60多副。
清代看云道人李则广简介及李则广楹联赏析
浙江奉化大堂
民未有不奉者;
我将何以化之。
赏析:此联系李则广任浙江奉化知县所作,在第五字巧妙嵌入奉化二字,天然浑成,大有深意,能见其胸襟气度。然联语有两个版本,据成大猷《对联燹馀》载,题目为:宰安化作。联语为:民无有不安者;我将何以化之。其中改奉为安,更有以人为本之意。虽成氏明确记录该联作者为伏羌进士李则广,然旷西先生是否宰安化,限于资料无法考证,也不见明文记载。
城隍庙
好大胆敢来见我;
快回头莫去害人。
赏析:联语以城隍之口吻,对前来烧香许愿的恶人一番痛斥,将城隍嫉恶如仇的性情刻画地极为入木三分,其横眉立目之态、开口斥骂之声如在眼前耳畔。此联另有记载为兰州城隍庙联,制联者周汉不知何人。然联语风格,却是李则广本色,也更为令人乐于信服。
灯戏(皮影戏)联
有口无口口代口
似人非人人弄人
赏析:此联紧扣皮影戏之特点,词语反复回环,生动活泼,令人过目难忘。皮影有口而不能言,乃幕后演唱者发声;同时看似人却非人,也是幕后由别人操纵活动。通过对皮影戏的形象描述,作者应意有所指,对当时官场一些尸位素餐、毫无见解昏官庸吏,做了生动的刻画写照。
戏台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赏析:此联亮点也是其机巧,以反复回环手法创作,上下联一共22个字,其实就用到了10个字,读来极为有趣。然若只是停留于技巧,不免落了下乘,联语高妙之处,是将戏曲表演之特点描摹准确而极有深度,同时颇有哲理,令人回味咀嚼无穷。据说京剧大师梅兰芳,将此联奉为座右铭,想来朝夕相对,沉吟琢磨,以期臻&“非我&”&“像谁&”之境界。
甘谷亮江寺财神殿
只有几文钱,你也要,他也要,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叫我为难。
赏析:亮江寺位于甘谷县新兴镇头甲村,古称金(经)莲台、晾经寺,相传是唐僧在此晾经之后所建,后因&“晾经&”与&“亮江&”字音相近,寺庙又面对渭河如江,故称亮江寺。此财神较前面城隍,脾气好上许多,对前来烧香求财之人絮絮叨叨,财神无可奈何面孔神情如在眼前,令人忍俊不禁。然平和语气下,也对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而早晚烧香求财之人也是一番挖苦讽刺。
戏台
唱本两个曰,曰家曰国曰天下,论到头徒费唇口;
戲原半面虚,虚名虚利虚富贵,做起来妄动干戈。
赏析:此联主要运用嵌字、析字等诸多技巧,很是有趣高妙,其一嵌字,鹤顶格嵌&“唱戏&”二字,其二析字,上联拆&“唱&”右边&“昌&”为两个&“曰&”字,以左边&“口&”字结尾;下联拆&“戲&”字,繁体半面为&“虚&”,最后以其一半&“戈&”字结尾。同时还用到反复、顶针等手法,自然生动,饶有趣味。在毫不生硬的技巧之外,联意既紧切主题,又饱含哲理令人深思,非大才不能为也。
伏羌三官庙
父也如在,母也如在,中男也如在,诚思参处何在;
戴之不知,履之不知,润泽之不知,认得一元便知。
赏析:据清巩建丰《伏羌县志》记载&“三官庙,西关,顺治二年(1645年)建。&”供奉尧舜禹三位先王,此三王自东汉以来被纳入道教神系,尊为天官、地官、水官,也称为&“三官大帝&”或&“三官帝君&”。此联紧扣此义铺陈,乾为天、亦为父,坤为地、亦为母,坎为水、亦为中男(次子)。戴之不知是天,履之不知是地,润泽之不知是水,据《韩诗外传》载,子贡对齐景公曰:&“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履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杓就江海饮之,满腹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一元,出自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 &“谓一元者,大始也。&”此联紧扣三官此一主题,解说八卦玄妙之理,不失诙谐风趣,示人既要追本溯源,也不用太过明白,颇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趣。
伏羌北街报恩寺药王庙
从有恒得手,疲癃残疾,歌呼千岁,化已成乎,谁知还在犹病天下;
以不忍为心,金石草木,秀吐三春,术无他也,自是常怀将入井中。
赏析:报恩寺为宋嘉佑时古刹,是甘谷城内最大寺庙。有恒,《论语&·子路》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疲癃残疾,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犹病天下,北宋礼学家陈祥道曰:&“非以百姓之心为心,不足以安百姓。博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者,天下之至难;尧舜者,天下之至圣。以天下之至圣,犹病天下之至难,则下于尧舜者其可易言哉!&”不忍为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结句&“将入井中&“亦出于此。联语引经据典,较之其他嬉笑怒骂联句,可见李则广之博学及手段。化病之道,疗疾之术,无他也,惟有恒得手、不忍为心,医者之道之术,亦是儒家治国之道之术也。
伏羌北街报恩寺药王殿
药以疗疾勿之可也,诚正一脉,判开人关鬼关,细细查来,偏方总是用不得;
王能造命但其然乎,中和两丸,保管已发未发,平平服去,素字到底莫有差。
赏析:此联鹤顶格嵌入&“药王&”二字。上联说用药还需细察脉象,然后知病之深浅,莫要轻信偏方捷径。下联说顺承笔意,用药必须不偏不倚,发挥药物之本来效力才会无有闪失。虽题药王颇为贴切,但联语自有深意。诚正,系诚意正心,&“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云为儒家八法。中和,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乃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联中将诚正为体,中和为用,喻指人体脉络和药物,极为妥帖形象,对人亦有所启发。成大猷《对联燹馀》亦收有此联,评曰:抑方伎而尊孔学,真是圣人之徒。
若以联律而论,此联个别位置连仄连平,但对仗大体不失,不可不察。
中举后门联
回忆去岁饥荒,四五六月间,米薪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出,借不出,虽有近友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论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赏析:上下联分别写中举前后情态,联语明白如话,使笔如舌,娓娓道来,诙谐生动,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载成名姓字香&”的炎凉世态,描述的淋漓尽致。此联另有一版本&“回忆去岁饥荒,四五六月间,米珠尽薪桂,早汤午断炊,炝不出,借不出,虽有远亲近友,谁肯雪里送炭;可喜今春登科,头二三场内,文章皆适台,中了武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论张王李赵,都来锦上添花。&”个别字不尽相同,估计后者为斟酌修改避不规则重字若干。
徐维强,甘肃漳县人,现居兰州。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红叶诗社社员,甘肃楹联学会副会长、青年委员会主任,甘肃省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理事,甘肃诗歌创作研究会理事。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38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