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同题汉隶对联

 2024-01-21  阅读 0

李青松 甘肃兰州

历千载时光称老辣,若推古法,逆入顺分,强其骨,活其筋,左右乎舒展,厚重笔锋生巧拙,典标本本多,汉隶尊三颂;

显数朝碑迹出青蓝,似见新天,虚行实落,雄者神,灵者气,方圆也秀清,扁平身板等高低,书道条条广,华人仰万年。

简评:整个联气势大气磅礴。上联从汉隶的历史、书写方式以及汉隶中的经典三颂,由大到小,由面到点娓娓道来,就像摄像机一样,把镜头慢慢的拉近,定格在汉隶(摩崖)的最高点;下联从隶书本身阐述汉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字形、气韵到流芳万年。又落到了历史,与上联开端相呼应。其中&“似见新天&”一词用的非常好,轻松道出了&“隶变&”这一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可谓举重若轻。

粟 壶 甘肃兰州

脱胎甲骨,雄奇酣畅,飞扬爽润,曹碑耸立,宛若冬松翠绿,露蚕头,开雁尾,千年倜傥;

换体金石,厚重深沉,奔放刚柔,汉隶平斜,犹如夏柏苍青,悬虎臂,展龙须,万载风流。

简评:上联道出了书法的源头,脱胎于甲骨文,紧接着把镜头聚焦于汉隶中的佼佼者&“曹全碑&”,也是蚕头燕尾最具代表性的碑刻,结语于&“千年倜傥&”。既道出曹全的倜傥, 也点明了汉隶的倜傥。下联从汉隶的母体谈起,从金石的篆书中走出,既有厚重深沉的张迁、鲜于璜等碑板特点,也点明了有奔放刚柔的三颂和简帛书的特质,最后结于&“万载风流&”。全联环环相扣,节奏铿锵。不足之处:甲骨和金石,平仄对仗不工。另外,上联和下联前五句均平仄没有交错换韵。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副好联。

谢卫明 湖南长沙

几百载篆书突变,化繁从简,化枉为平,左右收张,风行大汉彰宽厚;

众古碑笔法正扬,或结八分,或围一体,形神勃发,道贯中华鉴远深。

简评:上联阐述了隶书源自篆书,并用&“突变&”一词,显示出&“隶变&”在当时改革力度之强。用&“化繁从简,化枉为平&”进一步说明了隶变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上联结于&“风行大汉彰宽厚&”,及说出了汉隶的字形,有暗褒大汉民族的&“宽厚&”性格,有特色。下联&“或结八分,或围一体&”很好,没有拘泥于碑板,而是放眼所有的汉隶(碑板、摩崖、简帛书)特质,道出了汉隶的本质。

赵文华 辽宁建平

源小篆,塑大成,以横取势,以变传神,转折证方圆,自信八分藏汉韵;

垂蚕头,翘雁尾,生动勒碑,生机遗响,袭承遵道法,风行千古见精魂。

简评:全联以两三字、两四字,类同骈体文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上联以横取势点名汉隶是取横势(字形扁方,阵势横排),以变传神讲得好,既指汉隶是从篆书脱胎而来,又指汉隶本身以变求神。下联生动勒碑、生机遗响是指汉隶以极其生动的形象被勒石以传。很好。以&“风行千古见精魂&”点出了后世对汉隶的敬仰之情。

卫 国 河北邯郸

若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八分书体臻才格;

看程邈创先,蔡邕飞白,两系源头是类家。

简评:整个联场景不大,成功运用聚焦镜头,写出了新水平。上联用&“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两个具体的典故形象地展现了汉隶固有的特质,下联又从隶书漫长发展过程中的聚焦于两个人,即创始者(传说)一一程邈和汉代隶书的最高峰一一蔡邕,最有有巧妙地把两人统一于&“类家&”,很有意思。

赵惠斌 新疆乌鲁木齐

承前启后,删繁就简,字开一体,或秀雅,或雄浑,或拙朴,意态精神臻化境;

颂德歌功,祭祖封山,形写八分,有摩崖,有碑刻,有帛书,遗存高古叹天工。

简评:全联语言铿锵有力,节奏明显。上联直接点出汉隶&“承前启后&”的特质,对汉隶的历史地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用三个&“或&”指出汉隶字形和气韵的多样性,上联结于&“臻化境&”,将汉隶推到了以一个很高的历史地位。下联从当时的社会情况出发,写出了汉隶的社会功用一一&“颂德歌功,祭祖封山&”。用三个&“有&”指出汉隶载体的丰富性,最后结于&“叹天工&”,发出了人们对汉隶的由衷赞美。

刘邦辉 河南卢氏

倾肃穆峥嵘,纵激书坛气象,演则八分,推而千载,大清再盛,衮衮龙蛇,是无穷烂漫;

法史晨礼器,横生东汉襟怀,蚕头瞰岳,燕尾凌霄,郑簠直追,云云翰墨,言不尽风流。

简评:整个联捭阖纵横,气势非凡。上联先从个人观点出发,用一个&“倾&”做领字,道出了作者对汉隶的由衷敬佩,先写汉隶&“肃穆峥嵘,纵激书坛&”,紧接着用&“演则八分&”说书写方式,用&“推而千载&”说流传久远。&“大清再盛&”这一句非常好,道出了&“清隶&”源自&“汉隶&”这一历史事实。上联结于&“无穷烂漫&”,既指隶书本身的烂漫,也指中华文化的烂漫。下联聚焦于汉隶中的几个名碑&—&—史晨碑、礼器碑,作者&“横生襟怀&”,让联中&“有我&”,使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最后结于&“言不尽风流。&”把全联推向了高潮。需要指出的不足一点是,&“大清再盛&”和&“郑簠直追&”有点合掌之嫌。

庞晓洲 河南驻马店

起若蚕头,收如雁尾,笔毫飞白出蔡邕,垂露法曹郎,汉借八分添逸韵;

清刚礼器,朴茂张迁,碑版轻灵尤胜篆,端庄堪比楷,隶凭一体得风流。

简评:上联将汉隶蚕头燕尾的基本特征点出,并指处隶书中的飞白和垂露的两个创始人,一句&“汉借八分添逸韵&”把汉隶推向了极高的历史地位。下联聚焦于礼器碑和张迁碑两个汉代名碑,并拿来篆书和楷书做衬托,点出&“隶凭一体得风流&”。全联语言朴实、自然流畅。

王 衍 广东阳江

下启楷行,上承篆籀,厚重自钟灵,最喜燕尾裁云、蚕头吐日;

横而扛鼎,竖以擎天,方圆皆得势,尽显中原气象、大汉雄风!

简评:上联开端直接点出汉隶对篆籀和楷书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话锋一转,说作者&“最喜&”,使楹联中有了&“我&”,也读者代入感很强,&“燕尾裁云、蚕头吐日&”拟人化的手法恰当精妙。下联以汉隶的笔画入手,横而扛鼎,竖以擎天,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基本恰如其分。结尾用&“尽显中原气象、大汉雄风&”,使整个联大气磅礴,豪 迈十足。

梅庆龙 陕西西安

赏大汉隶碑经典,美不胜收,乙英谨,礼器瘦,曹全柔,孔宙珍,张迁雅练,衍五体上承而下传,宝藏岂止万千帙;

赞摩崖壁刻劲遒,目难睱接,雁尾波,蚕头昂,笔势磔,石门颂,气韵精深,誉九原竞秀以出彩,良牍恩施世代人。

简评:全联很有气势,不仅有上下联相对,而且运用句内自对,节奏感明显,读起来朗朗上口。上联列举了汉隶中的名碑,并且用一个字一一准确描述出该碑最主要的特征,&“衍五体上承而下传&”,说明了汉隶在整个中国文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结于赞叹碑秩浩繁,并以宝藏冠之,恰如其分。下联从汉隶中的摩崖说起,对汉隶的书写过程中的起、行、收、笔势、气韵等做一一解说,结于恩施世代人,再一次对汉隶的作用给与极高评价。不足之处:石门颂:从上下文理解,可理解为隶书对广泛意义上的石门的赞颂。但从字面意思,容易与汉隶中的《石门颂》相混淆。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67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