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直育才,功德传万代;
循诱浴泽,师恩铭千秋。
这是近代护国讨袁名将蔡锷(1882&—1916)题赠幼年私塾恩师、清末秀才杨戊壬的楹联。清光绪二十七年,留学日本的蔡锷归国回到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探亲,头天陪父母,翌日就带着上刻此联的8尺长匾与6尺长、3尺宽的 &“家风书馨&”匾额去看望杨先生。在杨家,现场为杨先生祖父、清代 &“太学生&”杨家善题咏《赞》词一首:
公性本刚强,恭俭温良。公平正直寿而康。尊师重道轻财帛,品迈寻常。子孙次第列胶庠,世继书香。门晚廪生蔡艮寅顿首拜题。
这首赞词后来一再载入山门杨氏家谱。蔡锷6岁时,其全家寄住在洞口县山门镇武安宫,父母亲以酿米酒、打豆腐、送货郎担维持家计,幸被该镇路边村刘辉阁秀才慧眼识珠,免费招入自家蒙馆读书。两年后,又由刘辉阁负担全部费资,就读于邻近镇山下村杨戊壬家庭经馆。蔡锷在杨氏经馆发奋苦读三年,学业长进惊人,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名扬州府,引起在邵阳开经馆的维新派名士樊锥的关注与赏识,被欣然免费纳为弟子,而后一步步进邵阳、上长沙、渡日本继续深造。&“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年得志,春风眼前,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他自然真诚感激杨家两代恩师。
带着对杨家的这份感恩,带着杨家传承中华千年文明的书香家风,蔡锷再次辞别故乡踏上新的征程。以杨氏&“刚强&”、&“恭俭温良&”勤苦为学。返回日本后弃商学习军事,不惮文弱之躯挑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严酷训练,终以&“中国士官三杰&”殊荣毕业。以杨氏&“秉直&”、&“循诱&”严谨为师。回国执教广西军校 ,每天跃马扬鞭 ,精心练兵,夜以继日,不辞辛劳,赢得官兵爱戴。蔡锷当年的高足李宗仁晚年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当时仰看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威风凛凛,扬鞭马上的蔡将军,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以杨氏&“公平正直&”、&“轻财帛&”清廉为官。据记载:&“蔡邵阳(即蔡锷)督滇,崇尚俭朴,非星期日不宴客。一席之费,不得过五元。悬为禁例,违者有罚。&”明文规定,操办宴席以8个菜为最高标准,绝不可使用燕窝、鱼翅和洋酒等。提起这段历史,蔡锷滇军部将朱德总司令赞许有加:&“蔡锷督滇时,廉洁成为一时风尚&”。
此联语此赞词充分说明,无论是杨戊壬的秉直、循诱,还是杨家善的刚强、恭俭温良、公平正直和轻财帛,全都凝结在杨家世代相传的家风中,流淌在蔡锷立德立言立功的血液里。蔡锷以&“再造共和第一人&”永载中华史册,杨氏家风功不可没!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37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