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峻(1854&—1925)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分闱后甘肃第一次乡试解元,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中日甲午之战前夕,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声震天下,却因言获罪,京城时人以&“陇上铁汉&”四字相赠,被革职发配张家口军台,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大刀王五及京城应考文人为之送行。
安维峻行事憨直,有其师吴可读之风,左宗棠曾赠联:&“行无愧事;读有用书。&” 鲁迅先生盛赞他是&“中国的脊梁&”。遭流放五年后于1899年放还归故里,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后于家乡办学修道,曾应聘总纂《甘肃新通志》。辛亥革命前夕,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撰写《四书讲义》四卷。宣统三年(1911),复归故里,整理刊印了《谏垣存稿》四卷、《望云山房诗集》三卷、《望云山房文集》三卷等诗文集,民国十四年(1925),安维峻终老于家乡柏堂山庄,享年七十二岁。其联语传世能见着多为晚年所作,大多直抒胸臆、以气驭辞,能见其人风骨。
清代甘肃秦安安维峻优秀楹联欣赏
安氏家宅联
自我经营,只完先志;
合家安处,亦是天恩。
赏析:此联当是安维峻返里著书时所作。经营者,是对其著作的苦心构思,先志,即先人遗志,安维峻父亲饱读诗书,但没能中举,是以寄希望于后人,安维峻自幼便受到科举教育,因家贫曾寄宿在舅父家读书,一心要让他通过读书光耀门楣。下联则透露出随遇而安的无奈,虽然遭受了很多磨难,但如今举家能安,也算是老天、朝廷所眷顾了。联语平缓通达,能见其饱经沧桑之后的豁然胸怀。
赠王源翰
移孝作忠,不负所学;
居敬行简,以邻其民。
赏析:王源瀚,清代静宁光绪十二年进士。移孝作忠者,即将孝顺父母的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国家,上联勉励王源瀚对君主国家之事要如孝敬父母一般去做,这样才不负生平所学。居敬行简语出《论语.雍也》,即内心恭敬严肃,办事简明扼要。下联也是勉励王源瀚要有心存敬畏而办事简练干脆,这样才能亲近百姓,得到他们的认可。联语平仄不甚考究,然脉络分明,点出了作为一名官吏必备的品质,至今犹可鉴之。
秦安胡缵宗纪念馆
是寿世图,名宦乡贤真本领;
作传家宝,忾闻僾见旧音容。
赏析:胡缵宗,明巩昌府秦州秦安(今秦安县)人,明正德三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历经嘉定州判官,安庆、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为官爱民礼士,抚绥安辑,廉洁辩治,后罢官归里,有《鸟鼠山人集》《安庆府志》《苏州府志》《秦州志》等著作传世,其书迹现存江苏镇江、曲阜孔庙、天水伏羲庙,为一代陇上大儒。僾见忾闻,成语,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上联对胡缵宗的所学作为由衷赞叹,下联描述了后人对这位乡贤的无限追思。联语格律精严,对仗工稳,寿世图、传家宝对仗犹妙。
挽吴可读
朝廷亦悯孤忠,先生乃独留千古;
天壤自有公论,弟子终莫赞一辞。
赏析:光绪元年安维峻任七品小京官时,听说京中旧识吴可读先生主讲兰山书院,因而前往问业,二人有师生之谊。吴可读协助左宗棠修建了甘肃贡院,安维峻为陕甘分闱后甘肃第一次乡试解元,后吴可读起用入京,独喜与安维峻&“盘桓论文终日&”。同治帝崩,吴可读以死尸谏,最终朝廷对吴以&“孤忠可悯&”议恤。安维峻与吴可读可谓既有同乡之情、又有师生之谊,可谓心性相通、意气相投。是以吴可读逝后,安维峻以联而挽,上联独留千古句,对吴可读之行极为推崇认可,下联说天地间自有公论,不用我做弟子的多费口舌称赞。后来安维峻连续上疏六十五道,弹劾当时各路王公大臣、亲王大吏,直至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民间誉之为&“抬棺上金殿&”,这种勇往直前、不计生死的行为,大略也颇多受到吴可读的影响吧!
秦安安氏祠堂
念祖德宗功,愿世世子孙,毋忘孝友;
感国恩家庆,宜竟竟夙夜,勉作忠贞。
赏析:上联从家族之功德说起,期望子孙世世代代家风长传,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下联感慨国恩浩荡,才有了家中平安健康的喜庆之事,希望家人朝朝暮暮,不要忘记对国家的忠贞。联语正大平实,用于祠堂极为妥帖。
秦州三台寺磨针洞
问道向空山,藉一片婆心,应自有金针度与;
修真栖古洞,看三生仙骨,必须以铁杵磨成。
赏析:磨针洞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玉泉观景区,传为紫虚元君为点化真武大帝潜心修行,而以铁杵磨针相示,寓功到自然成之理。金针度,传说织女曾授金针给少女采娘,采娘因此更为心灵手巧,喻把高明的技艺方法传授给别人,金元好问《论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即引申此传说。上联说大道空灵渺茫,但只要秉持慈悲善良之心,定会达到目的,得到应手金针。下联则用李白逢老媪方磨铁杵之典,彰示修道之不易。此联格律严整、对仗工稳、节奏分明、上下呼应、内涵丰富、意蕴无穷,可见安维峻之才情。
秦安泰山庙圣母祠
娲皇本是前身,有术补天,封号贮颁双凤阙;
秦邑况当故里,及时雨我,灵湫遥指九龙山。
赏析:秦安泰山庙,也称天齐庙,在秦安县城东凤山上,安维峻曾有诗赞曰:&“洞天高处是,烟井望中多。&”圣母祠供奉三娘娘,又称三圣母,民间传说是女娲转世,上联即以此生发,称圣母有补天之术。双凤阙出自王维句&“云里帝城双凤阙&”,本指大明宫含元殿前东西两侧的翔鸾、栖凤二阙,因秦安有圣母祠和女娲祠并存,此处即指圣母和女娲一样尊崇。下联对圣母身世做了交代,相传其为秦安九龙山人氏成神,九龙山有湫泉名九龙湫,雨此处动用,说圣母恩泽不绝,长佑乡里。联语对仗工稳,构思巧妙,亦为安维峻传世之佳制。
挽胡公振德
门籍昔兵家,叹杀身成仁,阵上英风,堂堂未坠;
陇歌今壮士,忆发号施令,城头意气,懔懔如生。
赏析:此联跋文约百字,简洁明了,不啻一段家史:&“胡公振德,秦邑忠义人。父福祥,昔年以营兵奉调,阵亡武昌。近今白朗扰秦,公年六十六充团防传号,城陷力战殉焉。有四子,存者二。海清海渊子二人。海清求为堂联,以表扬公之毅烈。题曰:与城存亡!并为此联予之,前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撰书。&”民国三年(1914)四月二十八日,白朗军经张家川镇进入秦安,两月内秦安死者达二百七十人,胡振德守城力战而死,其子求安维峻为其撰写堂联,联语慷慨壮烈、流畅明了、刻画传神、如见其人。
挽四弟
四弟四弟,汝阴灵竟何去乎,痛半夜惊呼,未得片言与绝;
老天老天,吾手足今断尽矣,慨一生苦恼,不如早死为安。
赏析:上联如面对四弟阴魂伤心发问,为何半夜离我而去 ,而不留下一句话呢?下联仰面抱怨老天,我都弟兄们于今都不在世了,我留在这世间徒增伤心,你也早早让我身死也就心安了。联语不计工拙,若大声呼号,哀恸之情犹在眼前。
挽任士言
公何与世长辞,闻前日感慨时艰,百转愁肠,不仅频嗟予子;
我亦终天抱恨,抚遗文阐扬先德,两行血泪,那堪又哭人师。
赏析:任士言,即任其昌,甘肃天水市人,同治乙丑进士,官户部主事。主讲天水、陇南书院近三十年,门下受业者约有千人,其中进士及弟中举者八九十人,被誉为&“陇南文宗&”,与安维峻为忘年之交,曾推荐安维峻为宁夏五原讲习,主讲五原书院。1900年8月八国联国入侵,京师失守,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其时任其昌长子任承允任京官,音讯俱无,任其昌病卧床榻,作《自挽诗》一首:&“飞雨流云过此生,有情何似总无情。可怜耿耿胸中血,埋向青山作五兵。&” 1900年11月21日,任其昌抱憾逝世。予子,出自诗经《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此诗是征人在外思念父亲,如同听到父亲对他说:我儿远行日夜作战,要保重身体早日回来!极为贴切地表述了任其昌逝世前,忧国伤时又思念儿子的心情。人师,《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下联说自己心情同任其昌一般沉痛,面对其遗文肝肠寸断,怎么能完成他的遗志呢?两行血泪,为一代大儒、堪为人师的任其昌而洒!为家国蒙难、山河破碎而洒!联语满腔激愤、沉郁顿挫、用典精切,读来如同当时之沉痛国史也!
赏析嘉宾
徐维强,甘肃漳县人,现居兰州。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红叶诗社社员,甘肃楹联学会副会长、青年委员会主任,甘肃省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理事,甘肃诗歌创作研究会理事。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38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